当前位置:拼音知识 |
汉语拼音方案的实用价值 |
时间:2025-1-1 23:33:03 浏览量:98 |
汉语拼音的最大优点是:简便。简便又有多大的益处呢?为我国的母语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在的中国,文盲已经很少见了,用鸟语说,those who cannot read。但是乃们知道在美国阅读有障碍的人(排除那些病理性的阅读障碍症患者)有多少吗? 联合国的统计显示,美国与其他20个国家的识字率达99.9%。虽然各个国家对读写能力的评判标准有所区别(在某些国家、某些语言中),但识字的标准其实仅仅是指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 然而,具备“功能性”读写能力是一个更为实用的标准,这一标准反映的是运用语言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美国关于功能性读写能力的调查数据同样令人震惊。1985年,乔纳森·科佐尔在其开创性著作《美国文盲》中,用“这个国家1/3的人不认识这些单词”作为第一章的标题。在书中,乔纳森·科佐尔声称:2500万美国成年人读不懂杀虫剂瓶子上的毒性警告、孩子老师的来信,或是报纸的头版。此外,还有3500万人的阅读能力连满足社会生存需要的层级都达不到。(文章来源:文汇报;数据来源:戴维·S·梅森《美国世纪的终结》)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标音系统混乱+不简洁。
(来源维基百科Pronunciation respelling for English) 大家看一下缩写为AHD的那一栏,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中使用的Respelling 标音法是美国中小学通用的标音方法,这只是辅音的一部分,大家感受一下有多么混乱。这个简便不是随便就能达到的,下面我从语音学的角度支持一下 @魔理沙提出的两个优点:第一字母利用率高;第二每一个音(节,去掉貌似好一些)只有唯一的写法。说到语音系统,不能不提及业内常讲的两条评价原则:系统的经济性(economy of the system),以及表音的准确性。很显然这两点在有些地方是冲突的,因为系统越简便,越容易失真,反之亦然。一个好的表音系统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能让大家都满意的平衡点。(我没有用标音的原因是,phonology 音系和phonetics 语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来说一个是抽象描述一个是具体刻画,一个是从物理层面分析人的语音(physical aspects of the sound),一个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人类语言的语音模式(language pattern))。显然让大家都满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到现在为止汉语拼音系统与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s) 系统之间的对应还没有达成一致。 |